W底及其形状特点日K线形状千变万化,最常见的是W底和双头。W底的形状特征有三个方面:一是股价长期下跌后出现一次反弹,随后再次滑落,当下跌到上次低点附近时,成交量明显萎缩;二是伴随成交量逐步变大,股价再次上升并冲过前次高点,形成击破。三是股价击破之后往往有回抽,股价回落至第一次反弹高点附近止跌,随后上扬。W底的形成,主要是股价长期下跌后,持股者惜售,成交量减少。而抄底盘和空头回补者的加入,令股价出现一次较为有力的反弹。当股价反弹到一定高度时,前期套牢盘以及短线获利盘的涌出,令股价再次下跌。但此次下跌成交量明显减少,显示积极性抛盘减少,而错过上次行情的投资人又会趁回调买进,令股价无法跌穿上次低位。伴随股价回升,越来越多投资人加入买家阵营,最终股价在巨大成交量配合下,击破上次高点,上升趋向已确立。在W底形状中,投资人经常会碰到一些陷阱,如W底向上假击破等。 识别假击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。 识别W底的假击破陷阱 一是个股击破的幅度要超过3%,并且连续三天收盘价在颈线之上,才有可能真正有效击破。尤其是在上破颈线时成交量必须及时变大,往往一个大阳线完成击破,击破之后常常又回抽,从而确认击破有效。 二是W底形状完成时的成交量必须显著变大。同时,如果左底成交量明显大于右底,则双底形状不会真正成立。三是投资人最容易遗漏的一点,也是最关键的一点,W底形状是底部反转形状,理所当然地需要出现在下跌趋向后才有依据。否则,就容易形成双顶形状。 怎样判断? 一般来讲,W底在构成前后有4个显著的要素,可作为投资人判定某阶段走势是否为W底的依据: A、原有趋向为下跌趋向 B、具备两个显著的低点,且价位基本接近,有跨度(即两个点要相互呼应) C、第二次探底的节奏和力度要有放缓征兆D、有效向上击破颈线确认 在交易时机上,投资人可以选择:1、股价击破颈线时;2、股价击破颈线后回抽颈线或30日均线回升时。 |